让典籍中的人权理念焕发时代光彩—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开展人权古籍整理研究概述
2024-11-20 14:52:16来源:华声在线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在古代中国,已有不少先贤对人类的政治权利、公民权利、文化权利等人权进行过论述,他们的主张因留存在古籍当中而传承至今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学者们在整理研究浩如烟海的古籍时,也注重挖掘其中的人权理念,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典籍里的人权理念研究
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。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人权理念,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“仁”“兼爱”“民为贵”“天生万物,唯人为贵”等思想,体现了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精神,表达了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理想。岳麓书院的学者们积极参与学界重点议题,对典籍中的人权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。
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丁进长期专注于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的研究。在他看来,在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《周礼》中,就有人权理念的充分呈现。
“《周礼》篇首的‘二十字总纲’中,就蕴含着人权理念。”丁进表示,《周礼》序言部分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体国经野,设官分职,以为民极”被誉为“二十字总纲”。其中,“以为民极”体现了中国经学的经世致用精神,意味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应以民众为中心,官员的设置和职责的划分都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利益。
此外,《周礼·地官司徒》中的“保息六政”,不仅包含了对幼、老、穷、贫、疾等的多种救济,同时还提出了“安富”,可以说是对保障民众生存权、发展权的集中体现。
近年来,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学者们从经史子集入手,围绕古代中国人权理念开启了一系列思考、研究、阐释。
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上天通过检视民众的生活是否安定,来判断某一统治者是否具有合法性。这种民为邦本的理念是人类拥有民主权利的思想源头之一。陈谷嘉、姜广辉、陈仁仁、陈力祥、张国祚等学者先后发表了《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》《范仲淹经学核心思想探析》《试论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与困境》《先忧后乐:范仲淹的民本主义政治伦理思想探幽》《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》等一系列科研论文。
“仁”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内容,它要求人类合理地认识自己、和谐地与他人相处,而这正是尊重和保障人身权利、人格尊严的理论基石。朱汉民、陈力祥、李清良、赖尚清等学者推出了《仁爱形而上学的建构》《黄宗羲对朱子批判谢良佐“以觉论仁”之驳异》《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》《朱子以“爱之理”“心之德”训“仁”的内涵及其意义》等系列科研成果。
凸显千年书院特色
受教育权在我国属于宪法权利,也是被《世界人权宣言》确认的基本人权。千百年来,岳麓书院以实事求是、经世致用、传道济民为宗旨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问根底深厚、造福社会的经世之才。
“孔子提出‘有教无类’这个概念以来,中国教育就开始朝着人人平等这个方向努力和发展。”长期从事书院文化研究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表示,“有教无类”不是一句空话,落实在中国书院中,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予以保证。不论学生是来自贫寒之家还是富贵之家,都是以成绩区分,让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成为可能,保证教育平等地实行。
近年来,岳麓书院的学者们依托这座千年书院,在书院文献整理、古代书院制度沿革、书院育人思想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,在人权理论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书院文献整理方面,邓洪波主编的《中国书院文献丛刊》已出版三辑300册,收书379种,系统性辑录书院志、学规、章程、课艺、讲义、山长志、学田志等类型的书院文献,为学界提供坚实而广阔的学术基础。
讨论书院的教育理念与精神,最能直接展现书院文献研究对发展人权事业的助益。书院在此方面的科研成果主要有肖永明《武冈二邓先生与晚清书院教育》《古代书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》,邓洪波《中国书院制度研究》《教学相长:书院教育概要》《明代书院教育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启示》,朱汉民《“成人之教”的书院精神及现代启示》《范仲淹的庆历兴学与书院教育》,陈力祥《古代书院教育的和合哲学价值向度》等等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