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上海书展|研习旧体诗词之美,听学者们讲如何作诗填词
2023-08-19 13:19:47来源:文汇网
(资料图片)
古典诗词的格律与规则,是束缚中国文学语言创造力的镣铐与枷锁吗?学习旧体诗词的创作,对当代人的还有没有意义? 8月18日,“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诗词的读与写?——《诗词读写初阶》新书发布签售会” 在友谊会堂一楼大厅举行,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潘文国教授与著名翻译家赵彦春、朱振武及旧体诗人林在勇等一起就新作《诗词读写初阶》与诗词创作的当代意义等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。
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诗词读写初阶》是一本从诗词格律入手,教人们如何进行诗词创作从而延伸到诗词阅读的读物。潘文国致力于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,也从事古代汉语、汉语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,也十分精通古典诗词的创作。他认为,古典诗词的格律,其实是符合中国语言发展的规律的,是一种传统与文化;我们当代的语言中也有平仄或者押韵的语言习惯,所以了解诗词的格律,其实是一种对于母语特点加深认识的过程。曾经,他也提出我们如今的语文教育,是“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”,忽视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,是有缺陷的;古诗词的学习,则只强调阅读鉴赏,却完全缺少运用与创作的训练,如学习语言,却完全不学说话与作文,又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。因此,他写这本小书,也希望可以唤起大众对传统语言教育方式的重视,并在古诗词的学习中,重视创作训练,做到读与写的结合。
赵彦春是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授,是著名翻译家,最近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英译,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。在他眼中,古诗词的英译,其韵味与背后的文化含义、典故等最难体现,因此,懂得古典诗词的创作,平仄韵律等有助于翻译的韵味体现;而尝试创作,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创作过程以及运用典故的方式等,对准确翻译出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含义极有帮助。
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的朱振武,同样精通翻译与中外文化、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。他说,和中西文化文学的研究,其根基还是在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深厚积累上,而古典诗词的创作和阅读,正是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,不可忽略。
在沈阳师范大学王宇弘教授看来,中国人对外国文化与语言的学习,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母语学习和传统文化的积淀,阅读旧体诗词和尝试创作,正是一种增加母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积淀的极好方式。
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曾出版《雅颂有风》、《比兴而赋》、《韵成入乐》三部旧体诗集,他对于旧体文学的创作十分热衷与精通,不止可以写作旧体诗,也有词的创作,甚至还可以写散曲。他表示,诗词曲各自的韵味与韵律,非遵守格律不可,但格律的遵守是第一步,诗词创作作为文学创作的感发作用,当代人如何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感动去创作和阅读,从而从诗词中找到感人心魄的力量也很重要。
作者:李婷
编辑:王筱丽
责任编辑:邢晓芳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标签: